白沙岬燈塔(TAI-019)
經緯度:25°03'N 121°04'E
地理位置:台灣省 桃園縣 觀音鄉
創建年代:西元1898年 清光緒24年
設計建造:日本
塔高27.7公尺 燈高36.6公尺
公稱光程:紅22.6浬 白25.7浬
形式:白色磚造圓塔
燈器:交流電源電燈/三等透鏡
觀光資源:以開放供一般民眾參觀
特色: 本島透鏡最大燈塔
關稅總局紀錄:
- 位於台灣西岸桃園縣白沙岬。
- 光緒二十二年(一八九六年)著手設計,同年八月準備興工中,適遇本島前所未有之強力颱風,原預定建塔地竟變成小丘數處,附近之五○尺高砂山亦不留其跡,河川泛濫,村落與該地間多出數條小河,地形大變,乃於石觀音街附近另選塔址,不但因此而變更設計多費時日,且因當時該地治安不良,時有土匪騷擾,影響工事進行。光緒二十四年(一八九八年) 正式動工,採用士林出產之石材,連同其他建材均由淡水以船運至工地,至光緒二十七年(一九○一年)一月完工開燈,塔身為圓形磚造,燈器使用法製三等旋轉透鏡三重芯煤油燈,民國元年改用石油白熱燈。
- 民國四十五年改為三等旋轉透鏡電燈,白紅換色閃光每廿秒白光紅光各一閃,光力白光1,000,000支燭光、紅光310,000支燭光。
- 本塔建有宿舍派人駐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