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燈塔(TAI-001)

別名:旗后燈塔、旗后山燈房、打狗燈塔

經緯度:22°37'N 120°15'E

地理位置:台灣省高雄市 旗津區旗后山頂

創建年代:西元1883年

設計師:英人哈爾定(John Reginald Harding)

塔高15.2公尺 燈高58.2公尺

公稱光程:25.2浬

形式:白色磚造八角塔

燈器:交流電源電燈/四等透鏡

觀光資源:以開放供一般民眾參觀

特色:台灣本島唯一白色八角型燈塔,三級古蹟

關稅總局紀錄

  1. 高雄燈塔(俗稱旗后燈塔),位於高雄港旗后山山頂。
  2. 高雄燈塔建於高雄市港口旗后山山頂,高雄此名乃日本人佔據台灣後以原名打狗譯音而來。前清時代將打狗闢為通商口岸後因來往船隻頻繁,為進出港安全起見於清光緒九年(一八八三年)由海關建造方型磚塔乙座上裝六等單芯定光燈。民國五年由日人著手改建,至民國七年完成新塔為白色八角形磚塔。塔前並建西洋式辦公室乙座,二者結為一體。塔高自基礎起十五點二公尺,上裝三等電燈,每廿秒紅白光各閃一次,光力紅色37,000支燭光,白色94,000支燭光。二次世界大戰時略受損壞,光復後稍加整修即照常放光。民國卅七年換裝燈光為每十七秒紅白光各閃一次,白光九秒,紅光八秒。
  3. 民國五十一年增設無線電標桿,輸出電力100瓦特,平均射程100浬,民國七十二年汰換與蘭嶼燈塔無線電標桿合成一組,以便定位。
  4. 民國五十三年燈塔改白頓光,每六秒明三秒滅三秒,光力52,000支燭光。民國六十五年換裝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,每三十秒連閃白光四次,光力增強為850,000支燭光。
  5. 民國七十三年增設雷達標桿,民國八十一年汰換為雙頻道雷達標桿。
  6. 民國八十一年元月起應地方要求正式開放供民眾參觀。讓一向列為軍事要塞禁區的旗后山自此掀開了神秘面紗。民眾為先睹為快,爭先恐後連袂不絕,尤其假日人潮如海浪前呼後湧,途為之塞。為此燈塔特闢一展覽室、展示古老燈具及文物供遊客參觀,並介紹現行海關重要業務項目及統計資料。幾年下來到燈塔參觀人數已突破百萬人次。
  7. 本燈塔經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。
  8. 本塔建有宿舍派人駐守

回燈塔導引

本頁面部分資料取材至財政部關稅總局

  Evan's Ham World